两条底线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
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项重点
•乡村发展方面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乡村建设方面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实施机制。
•乡村治理方面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
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一个加强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
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防风险
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对受灾脱贫人口及时采取帮扶措施
抓衔接
对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分类调整优化,出台33项衔接政策。
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14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乡村振兴机构完成组建
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
促发展
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帮扶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3145万人。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
2021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上下功夫
监测上更加准一些,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帮扶上尽量早一些,抓紧落实帮扶措施。操作上尽可能简化一些,提高监测帮扶效率。
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上下功夫
把产业就业帮扶为着力点,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产业重在转型升级,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
就业要千方百计稳住,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在强化重点区域帮扶上下功夫
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编制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牢固、更可持续。
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后续扶持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
在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上下功夫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不能掉头就走。
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政策力度不减。组织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乡村治理多举并施
抓基层组织建设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这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
要抓队伍,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要抓机制,把“四议两公开”的制度要落到实处。
要抓监督,深入开展市、县巡察,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
抓精神文明建设
重点是创新工作方法。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专项治理力度。
抓模式载体创新
这些年,开展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探索了“积分制”“清单制”等好经验好做法,下一步将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明确细化的标准、规范的程序、评价的机制,努力把乡村治理抓出成效。
文稿资料来源:《人民网》)
策划:吴华 撰稿: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