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简介
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它是云南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也是来滇游客的必经之地,更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
建馆以来,经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云南省博物馆已经收藏了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帖、邮票及各类工艺品。
230903
件(套)
所有文物
509
件(套)
一级文物
1396
件(套)
二级文物
12432
件(套)
三级文物
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16500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就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是云南省最大的文物收藏单位,我馆同时也是云南省可移动文物最大、最具实力的研究机构和文物鉴定机构。作为云南省的文化重地,这里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我们展示了云南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展示着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是人们了解云南历史、领略世界文化的重要窗口。
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云南省博物馆在各方面成绩显著,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播,全力打造国内一流、西南领先、在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相遇、思想与艺术交融,在一代又一代云博人的坚守和期盼中,张开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
在展览方面,我馆每年积极引进国内外或自主设计制作优秀展览,以1952年8月1日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举办的《“八一”建军节展览》为起点,云南省博物馆共举办了400余个展览,其中不乏有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自健、刘自鸣等大师作品,同时也有法国《深海奇珍》国际巡展、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绣罗云裳——海派旗袍与云南服饰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别展览》、《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等,每一个展览都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同时,我馆先后有数十个展览在美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展出。

馆长致辞

欢迎您浏览云南省博物馆网站!
彩云之南的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滇池之滨的云南省博物馆,是历史、艺术、科学的殿堂,实地参观会有更多惊喜。
我们将秉持“热情、真诚、专业”的精神,竭诚为您服务!

机构职能

云南省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5月18日对外永久性免费开放,2015年5月18日新馆正式开馆。
目前,我馆拥有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0余万件(套)文物藏品。建馆至今共举办展览400余个,年观众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是云南省文物收藏、展览、研究、保护的核心机构。
65载的努力,我馆屡获殊荣。2007年5月18日,《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列为“全国十五家重点博物馆”之一;2016年《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别展览》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优胜奖。
如今,云南省博物馆拥有先进的现代化展览及活动设施。展览方面,六大基本陈列《远古云南——史前时期的云南》、《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南中称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妙香佛国——唐宋时期的云南》、《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风云百年——近现代时期的云南》讲述了从古至今云南大地的悠久历史;位于一楼的临时展厅常年展出不同的精彩展览。活动方面,由云南省博物馆设计推出的“巧手课堂”、“化石猎人”等创新又独具特色的活动丰富着观众在博物馆的体验。

联系方式

云博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6393号
业务咨询:
0871-67286571(办公室)
观众服务:
0871-67286223(观众服务中心)
物品寄存:
0871-67286863(大件物品寄存处)
交通方式
公交:
官渡区政府站:169路、252路、a12路
地铁:
星耀路站:地铁1号线 下车后步行至子君村(彩云北路)站并搭乘z84路,在广福路口(古渡口路)站下车

云博专家

刘旭馆长、研究馆员
樊海涛副馆长(云南革命军事馆负责日常工...
韦坚副馆长、研究馆员
朱庆华副馆长、研究馆员
杨雪吟研究馆员
邢毅研究馆员
王丽明研究馆员
王永胜研究馆员
赵云研究馆员
邱玮研究馆员
王珺研究馆员
罗剑波副研究馆员
沈宁副研究馆员
贺苏副研究馆员
李红宇副研究馆员
吴华副研究馆员
郭佳副研究馆员
段铃玲副研究馆员
刘云川注册会计师
熊燕副研究馆员
曹丽芳副研究馆员
潘娇副研究馆员
杨雯玥副研究馆员
刘洁副研究馆员
张瑜副研究馆员
李明副研究馆员
詹伟副研究馆员
郭帧副研究馆员
何卫明副研究馆员
马竹松副研究馆员
陈一览副研究馆员
苏义媛副研究馆员
吴相桦高级工程师
丁静高级经济师
蔡雪副研究馆员
叶之声副研究馆员
陈燕副研究馆员
刘旭馆长、研究馆员
刘旭,研究馆员,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长期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完成蒙自瓦渣地墓地、鲁甸野石山遗址、香格里拉居日河遗址、会泽东川土府城遗址、潞西尖山遗址、景谷营盘地遗址、景谷白银渡遗址、龙江勐约坝遗址、永胜堆子遗址等发掘工作。发表报告、论文10余篇,代表作有《大理大丰乐》《蒙自瓦查地墓地发掘报告》《云南两具悬棺葬人头骨测量显示的独特的生物学亲缘关系》《香格里拉居日河遗址发掘报告》《野石山遗存的初步分析》等。
曾任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处处长、云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等职。
樊海涛副馆长(云南革命军事馆负责日常工作副馆长)、研究馆员
男、汉族,1974年生,研究馆员,2020年任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2024年兼任云南革命军事馆负责日常工作副馆长。从事文物保管、研究以及展览等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青铜文化,出版《滇青铜文化与艺术研究》《青铜井烛——滇国历史文化探微》专著二册,《云南民族美术史》著作一册(两人合著),发表文章数十篇。
韦坚副馆长、研究馆员
韦坚,女,壮族,中共党员,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年认定为中国博协社会教育专家。长期从事历史及博物馆展览教育相关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展览研究及观众研究、博物馆教育工作。
1992年7月至2004年6月,云南省文化厅职工大学“中国通史”任教;
2004年7月至2013年6月,云南省博物馆从事博物馆社会教育、展览及相关工作;
2011年7月赴法国巴黎参加博物馆学培训研究班:《自然史陈展:理论与实践在法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结业;
2013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
2013年7月,“第七期全国省级博物馆馆长专业管理干部培训班”脱产学习,上海复旦大学结业;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6年5月,认定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社会教育专家。
近年发表论著
组织实施教育项目获国家奖7项,省级奖5项;
2006-今承担云南省级课题3项;
主编教育教程教材及科普读物5本;
《应对博物馆免费开放观众的心理分析》[N].(中国文物报.2008-11-14);
《云南省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2009年8月31日《文物工作》第8期);
《法国博物馆的儿童教育》[N].(中国文物报.2012-2);
《云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社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发表于(2013年4月《“新的社会服务、新的管理机制、新的发展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博物馆讲解艺术的魅力》(2013年11月《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3辑,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浅议云南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优劣态势》发表于(《2015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长江出版传媒 湖北人民出版社)等论文,计 23 篇。

朱庆华副馆长、研究馆员
杨雪吟研究馆员
杨雪吟,白族,博士,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员兼秘书长,云南省文物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民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自2003年起一直从事文物博物馆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项目和传承人评审工作,致力于生态文化保护区研究,成绩显著。多次参加云南省文化厅、文博系统组织的专业培训,承担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业务培训工作,多次在省内为文博系统工作人员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承担多项国际国内合作课题和展览策划任务,为各类出版物翻译近百万字,编辑编审博物馆出版物和刊物稿件100余万字,担负编撰、翻译、编辑博物馆系列图书12种(65万字),发表论文40余篇约60万字,出版专著及合作著作3本。

邢毅研究馆员
邢毅,男,山东滕县人,研究馆员。毕业于云南大学新闻学专业,现任云南省博物馆信息影像部主任。专业方向:文物摄影、民族文物研究及鉴定。
1997年-2003年任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主任。
2003年-2007年调入国家文物进出境鉴定云南站 文物鉴定。
2007年至今任云南省博物馆信息影像部副主任、主任。
主要学术成果
1993年至2011年期间,承担大型画册拍摄及编辑:《担当书画全集》、《云南古代文人绘画集》、《云南省博物馆藏画集》、《云南青铜艺术》、《云南省博物馆民族文物藏品选》、《钱南园书画全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省博物馆藏精品全集——国宝集萃》、《云南省博物馆藏精品全集——廖新学美术作品》、《云南省博物馆藏精品全集——书画》、《云南省博物馆藏精品全集——工艺》;专题摄影曾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探险》、《中国文化遗产》、《香港中国旅游》、《文明》、《中华遗产》、《华夏地理》等杂志。参与编撰《图说云南历史文化》、《滇国寻踪——青铜铸成的史诗》;著有《邮影记忆—近代云南的历史投射》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出版、《云南民族建筑》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王丽明研究馆员
王丽明,女,研究馆员,中共党员,吉林人,现从事专业: 文物总账,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云南出土玉器
1986年7月进入云南省博物馆工作,累计工作年限30余年。
主要学术成果
2012年第一期《收藏家》发表《略谈云南出土翡翠》
2013年第六期《收藏家》发表《云南青铜与斑铜》
2016年1月 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南方霸主》研究论文部分《滇王墓出土的玉衣片来源探索》
王永胜研究馆员
王永胜,男,云南昆明人,研究馆员。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现任云南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文物、博物馆学研究,熟悉博物馆藏品及展陈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2011年—2015年,先后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收藏与投资》杂志、《古滇国》、《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等报刊书籍上发表《从出土文物看滇国战争》、《瓷器上的“三国演义”》 、《江川李家山出土的青铜扣饰》 、《时空之间,马啸悠长——古滇国青铜器上的马形象》等论文20余篇。
2011年—2015年,主编出版书籍《云南博物馆导览手册》1本;执行副主编、副主编出版书籍《春秋——云南省博物馆六十年》1本、《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一辑1本、《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二辑1本、《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集•陶瓷》1本、《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集•工艺品》1本、《走进云南博物馆》1本、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三辑1本、《图案物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知识儿童手绘本》1本、《云南文物》10本。
赵云研究馆员
赵云,男,中共党员,国家文物责任鉴定员(三项),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鉴定站副主任,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及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云南省发改委特聘评估专家,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云南省委宣传部与社科联“云岭大讲堂”主讲人,云南大学文博专业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史政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特聘教师。
主要从事文物鉴定工作,云南佛教文物、云南青铜时代文物等研究工作。

学历背景:
2001-2005,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学士;
2005-2008,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
2008至今,任职于云南省博物馆鉴定站(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

获奖情况:
2017年被国务院“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先进个人”表彰;
2021年荣获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代表论文:
《滇池地区石寨山文化墓葬的分期和年代初探》,《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三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大理千寻塔出土行炉考》,《四川文物》2014年第4期;
《云南安宁曹溪寺木雕三大士像考释》,《文物天地》2016第7期;
《云南省博物馆藏大理国铜鎏金大黑天立像考》,《大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策划展览:
云南省博物馆常设展览“妙香佛国——唐宋时期的云南”;
“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在昆明、台湾、重庆等地巡展。
邱玮研究馆员
邱玮,女,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长期从事博物馆展览策划与研究。
200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12月进入云南省博物馆工作至今。
曾主持策划多个原创展,其中《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精品特展》、《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获评2015年及2020年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推介优胜奖。曾承担云南省内多个地方博物馆(普洱市博物馆、巍山南诏博物馆、晋宁区博物馆、河口县博物馆、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梁河特委纪念馆、弥渡县博物馆等)的陈列展览大纲编撰工作。曾先后赴香港、台湾、美国纽约、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研修博物馆展览策划。至今公开发表多篇展览研究论文,出版相关著作一本。
王珺研究馆员
王珺,女,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的研究及策展;2006年至今就职于云南省博物馆。

主要学术成果
原创展览:《碧血千秋——滇军60军出滇抗战纪念特展》策展团队负责人;《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策展团队主要成员。
科研课题:主持完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项目《云南省公共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体系建设》,撰写《云南省公共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荣获2017年全国文化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奖;主持完成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银辉秘语——云南少数民族银器》;参与完成国家民文出版项目库项目、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聚珍》。
专著:独著《银辉秘语——云南少数民族银器》,合著《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聚珍》(金石器物类、丝帛素书类二、竹木简牍类三)等。
论文:在《贵州民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收藏家》《文物天地》等期刊或论文集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罗剑波副研究馆员
罗剑波:1987年7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历史专业,同年由国家分配到云南省博物馆群众工作部,从事展厅里文物的讲解、文物安全及展厅卫生清洁工作。1996年调入信息部从事与文博专业有关的文物信息收集,负责《云南文物考古文献目录》的整理编辑,以及全馆专业期刊、报刊的征订、借阅工作。2009年12月调入文物保管部至今。这几年主要从事所保管文物的研究,及文物的除尘、除虫、防火工作。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种展览的布展、撤展工作。2010年至2011年参加全国文物信息化工作,完成上万件文物的信息化采集工作,2012年6月和王丽明老师一起负责《聂耳文物回故乡——纪念聂耳诞辰100周年特展》在玉溪博物馆的展出。2012年11月参加中央四频道《国宝档案》 在我馆的录制工作。2013年参与负责“中国瓷都.德化名瓷展”在云南省博物馆的展出。2015年担任(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展览中)《窑火斑斓——云南省博物馆藏陶瓷精品展》策展人。同时参加新馆展览《百年风云展》、《元明清展》,同年10月参与《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参加文物普查,完成近9万件文物的普查(包括文物基本信息的采集,拍照等)。2018年1月负责《人民音乐家聂耳——云南省博物馆藏聂耳文物展》在大理展出。
研究方向:近现代文物研究、陶瓷研究
发表文章:
《山间铃响马帮来——云南省馆藏马帮文物》 发表在《云南文物》
《从玉文化看龙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发表在《文物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二辑
《云南博物馆藏唐继执政时期的几件文物》 发表在《文物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二辑
《窑火斑斓——云南省博物馆藏陶瓷精品展》发表在《大观》72期
《陶色璀璨——云南建水民国陶艺》发表在《收藏》 2016.12总第330
《娇娆永驻——云南省博物馆藏清.乾隆瓷器》发表在《收藏家》 2018.1

沈宁副研究馆员
沈宁,女,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大学客座教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专业。多年来从事文化遗产理论及滇青铜文化的研究。
1999年参加云南省博物馆工作,先后在信息部、保管部、社会教育部等部门工作,期间曾借调云南省文化厅重点项目办公室。
2008-2009年获得福特基金国际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院学习“文化遗产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0年获得泰国施琳通公主人类学中心奖学金资助,赴泰国参加“非物质遗产与博物馆”田野调查学校学习。
2016年获得中国博物馆协会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共同资助,赴英国利物浦参加“英国国家博物馆学院2016年培训项目”“博物馆观众参与”课程的学习。
主要学术成果
《西方当代遗产理论综述》,刊于《民族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2012第1期;
《滇青铜纹饰与仪式》,刊于《中华历史文化探源——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滇王金印——历史与记忆之间》,刊于《中国抚仙湖文明的影响和传播——纪念抚仙湖水下考古研究12周年学术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伦敦华人社群的身份认同——从文化遗产与文化记忆角度分析》(被多次转载,获该学刊特殊奖励),刊于《民族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2014年第3期;
《游牧文化对先秦及汉代艺术的影响》,刊于《中国藏彝走廊历史文化研究——中国藏彝走廊研讨暨绥江岩画论证会学术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从石寨山的几个问题看滇文化与他域文化之关系》,刊于《云南文物》,云南省博物馆主办,2015年第2期;
2015-2016年,主持云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青铜器纹饰研究》,获项目小组优秀课题。
《遗产理论重新构建的实践:博物馆由圣殿走向世俗》(该期特约稿),刊于《民族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2016年第6期。
《滇文化墓葬性别试探》,刊于《南方丝绸之路与滇国历史文化》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贺苏副研究馆员
贺苏,女,副研究馆员。199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1997年起至今在云南省博物馆长期从事博物馆文物鉴定与研究、外事业务与翻译工作,1999年赴美国、2000年赴韩国、2001年赴意大利、2002年赴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做短期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04年赴埃及考古交流活动。2008年底北京考取责任鉴定员陶瓷类专项,获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资格证书。
平时承担本馆库房文物、拍卖公司文物标的鉴定,进出境文物、司法涉案文物鉴定,省内其他文博单位藏品鉴定,征集鉴定,义务帮助市民鉴定。
主要学术成果
《云南文物》2004年—2期《历史遗址博物馆——埃及》;
台湾杂志《典藏·古美术》2004年 N0.140第5期《鼻烟壶·文化情—云南省博瓷鼻烟壶赏析》;
北京《收藏家》2012年第5期《雪泥鸿爪透傲骨——钱南园书艺漫谈》;
文物出版社《文物鉴定与研究(五)》《论云南玉溪窑﹑建水窑青花瓷器和建水紫陶的发生和发展》;
文物出版社《文物鉴定与研究(五)》《雪泥鸿爪透傲骨——钱南园书法艺术透视》;
2015年8月22日中国书画报第65期《非宁静无以致远——叶欣的“山水图”》,2016年2月24日第14期《气韵空远 苍劲秀逸——陈继儒的“山水图”扇页》。
李红宇副研究馆员
李红宇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现任职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主要从事云南各类少数民族文物管理研究工作。自1999年从事该项工作以来,依托博物馆内丰富的藏品,参与并完成了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展览二十多个;在省内外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少数民族文物有较全面的了解与研究。现为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吴华副研究馆员
吴华,男,拉祜族(苦聪人),副研究馆员。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今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民族文物研究,熟悉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基本情况。
1986-1987年,在云南省博物馆群众工作部工作。同年底调陈列部民族组,开始从事民族文物调查、征集、展览工作。
1988年至2002在陈列部从事文物调查、征集、展览工作,任陈列部副主任、主任。
1988年至1997年,为筹办云南首届民族艺术节(1988年)《云南少数民族乐舞展》、中国第三届全国艺术节(1992年)《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纺织工艺展》和赴美(1997年)《云南民族民间纺织工艺品展演》,赴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红河、德宏、丽江、迪庆、大理,内蒙古锡林格勒盟、贵州黔东南等地区,征集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宗教、乐器及相关文物,并参与了部分陈展大纲的优化研究、布展等工作。
1999年,为筹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古代铜鼓展》,赴文山、曲靖、西双版纳等地区,做少数民族铜鼓文化现状调查。同年,主持完成《秘境云南少数民族巡礼展》。
2000年,参与主持完成《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展览》。
2001年,主持完成我馆引进展《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展》。
2004年,参与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受聘普查专家,指导昆明、玉溪两市普查工作。
2003年至2005年,在研究部从事民族研究工作。
2005年,在研究部工作。参与完成美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项目:《湄公河流域手工造纸》赴泰国、老挝,以及云南大理、丽江等地田野调查工作。
2006年至2007年,在保管部从事民族研究工作。
2008-2009年,参与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考古学重点课题《通海火葬墓纪年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及后续研究。
2008-2015年,在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2015年11月,调信息部。
2002年7月获得副研究员职称。受聘为“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任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
《云南及东南亚少数民族服饰三角纹的初步研究》,《中华历史文化探源》,载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云南傣族服饰文化述论》,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2期;
《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载《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3期;
《民国时期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傣族服饰述略》,载《云南史志》2013年3期;
《西盟型铜鼓与云南少数民族》,载《声震神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云南文山及其周边民族传世铜鼓的调查与研究》,载《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通海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研究》,载《大理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第五辑,民族出版社2012年;
《拉祜族苦聪人之“苦聪”名称的由来考释》,载《云南文物》2005年2期;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乐舞》执行副主编,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1月;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编委,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
《云南省志·文物志》参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中华农器图谱》撰稿(云南部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1月。
郭佳副研究馆员
郭佳,女,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现任研究与交流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 艺术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景观考古学。

学习经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法学双学士
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景观考古学硕士(国家公派)
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艺术人类学方向)博士

工作经历
2007.12至今 在云南省博物馆,从事文物博物馆研究、对外文化交流、展览策划、文化遗产宣传等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出版学术著作一部,翻译出版文化遗产研究书籍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在《民族学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中国博物馆》《民族艺术研究》《ORIENTATION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中、英文专业学术文章二十余篇。
段铃玲副研究馆员
段铃玲,女,白族,国家文物责任鉴定员,副研究馆员。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硕士;任职于云南省博物馆鉴定站(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
从事文物鉴定及展览策划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文物鉴定、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主要论著:
1.《石龙新语》,《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合著;
2.《宗教与仪式艺术——云南大理石龙村春节期间的乡戏活动》,《艺术人类学丛书:仪式中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合著;
3.《浅析剑川白曲的艺术特色》,《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独著;
4.《茶与白族人的生活文化》,《茶马古道》,云南出版集团、云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独著;
5《野有蔓草——大理石龙民间故事集》,商务印书馆2019年,合著。
策划展览:
“云彩映江春意闹——云南春节习俗展”(澳门)
“少数民族财会陈列”(昆明)
“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昆明)
“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别展览”(昆明、成都、兰州等)
“摩梭:家庭·婚姻·对话”(昆明、重庆、北京等)
刘云川注册会计师
刘云川,男,云南昆明人,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经济师。毕业于云南财贸学院(现云南财经大学)商业经济系,现任云南省博物馆人事科科长。长期从事财务、行政管理工作,熟悉事业单位、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及核算工作。
1992年7月至今先后在云南省电影公司、云南省话剧院、云南省博物馆从事营销、财务、人事、党务工作,具有系统、扎实的会计及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及丰富的实做经验。熟悉会计、人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及专业发展动态,主持和指导文化事业单位财会工作10年以上,在国内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篇。

熊燕副研究馆员
教育经历
2001-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及经济学专业,双学士学位
2005-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硕士
2016-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少数民族史博士
工作经历
2008年12月进入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工作至今
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云南省博物馆《南中称雄—东汉至初唐的云南》策展人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云南省博物馆《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策展人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策展人
2015年11月,赴敦煌参加“犍陀罗佛教艺术”研讨班
2016年12月,赴北京参加全国“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研究”研讨班
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赴西安、甘肃、新疆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艺术考古”项目培训
2019年4月,赴香港、日本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 “2019博物馆专业交流项目”研讨班
专业研究方向
云南佛教历史文化与佛教艺术,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
近年工作及发表论著
1.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风马旗》[J].今日民族,2017(7)
2. 《云南省博物馆藏滇国金器探析》[J].文物天地,2017(8).
3. 《佛国遗珍—云南省博物馆藏大理国观音造像赏析》[J].文物天地,2018(10).
4. 《开化府图说》及所绘中越边界夷人[J].广西民族研究,2018(12).
5. 清代“滇夷图”喇嘛图像探析[J].法音,2019(2).
曹丽芳副研究馆员
曹丽芳,女,汉族,云南昆明人,1974年2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 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三支部组织委员。

1993至2014年从事教育工作;2014年10月起在云南省博物馆从事宣教工作,2020年7月任公共服务部副主任。
2016年起担任昆明市科普传播使者,带领团队在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案例推介活动上,获“十佳案例”及“优秀教学设计”,策划组织实施博物馆教育课程千余场次。积极笔耕,主编博物馆宣传教育书籍三件套,在教育文博期刊发表章十余篇。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志愿者管理。
潘娇副研究馆员
潘娇,女,云南威信人,副研究馆员,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
2001年9月-2005年7月,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学士
2015年9月-2017年7月,云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
2006年11月至今,云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工作。长期从事各类可移动馆藏文物的本体保护及预防性保护工作。主持和参与保护修复云南省博物馆及省内外其他文博单位各类可移动文物近千余件;作为方案编制负责人完成了《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云南省博物馆珍贵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玉溪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方案》、《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等十余个方案的编制并申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的实施;近年发表了《贵州出土一件鎏金银铜器的初步分析》、《石寨山出土鎏金鸳鸯铜镇的保护与研究》《一件带漆陶器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云南地区出土金器的初步分析》、《三维视频显微镜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沧源岩画病害探究及保护策略》等十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并参与获得一种智慧防震展具发明专利一项。
杨雯玥副研究馆员
杨雯玥,女,汉族,副研究馆员。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特邀教师。《大观周刊》、《云南旅游文化时报》“馆藏”栏目撰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青铜器、古代杂项文物、出版编辑。
2011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8年12月至今,任职于云南省博物馆办公室、信息影像部等。
主要工作:
参与《云南文物》编稿、排印等工作。参与创办云南省博物馆《博闻广鉴》报刊栏目。曾参与部分影像信息采集及出版工作。曾参与潘玉良绘画展、郭伟书法展等策展工作。曾参与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含一、二、三级)信息化影像信息采集及录入工作。
主要发表论著:
《历史的回声——聂耳部分曲谱作品赏析》,《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三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英气长存永驻人间》(聂耳——在历史印记中解析人民音乐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从滇池区域青铜时代的农业工具看滇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石寨山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乡情与革新——廖新学云南风景油画作品赏介》,《文物天地》,2018年第10期。
《对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几点看法》,《云南文物》 2012年第2期。
《古滇青铜扣饰》、《担当和尚的书画人生》等十余篇,大观周刊。
《Yunna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云南蓝釉堆贴罐)《Overlap-Drum-Shaped Cowrie Container: Witness of Ancient Dian Kingdom》(叠鼓形狩猎纹铜贮贝器)等十余篇,《云南旅游文化时报》。
曾获中国青年团、云南省文化厅举办“青春践行十九大,脱贫攻坚我出力”活动优秀奖。
刘洁副研究馆员
刘洁,女,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有机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国传统书画古籍修复技艺传承。获发明专利一项、主要著作《当代有机质文物保护问题与修复技术研究》(合著)。近年发表论文《生物酶在纸质文物修复中的作用》、《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三种常用古籍修复用竹纸性能对比分析》、《中国古代印刷用纸浅谈》等。
工作经历:
2005年11月—2015年4月 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
2015年5月—2019年9月 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9年10月—今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

张瑜副研究馆员
张瑜,男,白族,副研究馆员。毕业于云南大学人类学系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云南省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工作。
2006年至2009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办公室工作。
2009年至2011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合作交流部工作。
2011年至2020年,在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设指挥部展览办公室工作,担任副主任。
2020年至今,在云南省博物馆展览部工作,担任副主任。
作为策展人参与及负责完成了“风云百年——近现代时期的云南”、“蜿蜒之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别展览”、“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长征过云南”等大型原创展览的陈列大纲撰写、布展等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茜茜公主——17至19世纪的匈牙利贵族生活”、“ 桂花与壮太——壮锦太鲁阁锦历史文化展”等展览的引进、策划和实施等工作。
近几年来,先后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聂耳——在历史印记中解析人民音乐家》等图书刊物中发表文章,2020年,作为课题组主执笔人完成《整合云南红色资源 讲好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长征过云南主题展览调研》课题报告,获评2020年度云南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成果优秀奖。
李明副研究馆员
李明,男,汉族,云南省博物馆鉴定站(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书画类责任鉴定员,副研究馆员,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特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美术史,陶瓷、书画鉴定。
2007年7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7年12月至2019年4月,任职于云南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保管、信息化及展览等工作。
2019年4月至今,任职于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从事文物鉴定工作。
主要发表论著:
《清初江南地区文人画家艺术思想窥探——以天津博物馆馆藏金陵、新安地区书画为主》,《云南文物》2017年第1期;
《试论滇国墓葬艺术中的器物象征意义》,《石寨山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秉质清刚、严劲雄强——云南省博物馆藏钱沣书画鉴赏 》,《文物天地》2018年第10期;
《黄公望——剡溪访戴图刍议》,《云南文物》2019年第89期;
《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霍承嗣墓葬艺术研究》,《四川文物》2019年第4期;
《袁晓岑的写意花鸟之路》,《中华书画家》2020年第2期;
《余魂来归——关于云南东晋霍承嗣墓中的几个问题》,《云南文物》2020年第91期;
《商山鸾影、陈沅幻景——陈圆圆遗像始末》,《文物天地》2021年第3期;
2016年至2019年,在《中国书画报》“藏品萃华”栏目发表书画鉴赏文章20余篇。
主要项目课题:
《少数民族文物进出境审核标准规范》,国家文物局项目,成员。
詹伟副研究馆员
詹伟,男,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计算机中心主任。长期负责编制实施文物数据库建设、博物馆智慧化建设项目和“互联网+”相关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博物馆建设、系统及网络安全架构
主要成果:
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设计负责人
云南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系统技术部分负责人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虚拟现实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云南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项目负责人
云南省博物馆展厅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项目负责人等。
馆校共建担任指导教师成果:
中国好创意第十二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数字交互组铜奖
《仙侣观瀑》获“2022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A数字创意全国总决赛”竞赛项目一等奖
《古乐之美》获“2022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A数字创意全国总决赛”竞赛项目三等奖
郭帧副研究馆员
郭帧,女,云南曲靖人,副研究馆员。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至今任职于云南省博物馆。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美术史。
主要学术成果
《担当对“淡”的审美渊源探究》2020年12月发表于《中国书法》;
《担当绘画创作的审美追求及艺术成就》2020年12月发表于《荣宝斋 艺术品》;
《担当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追求》2020年9月发表于《中国书画》;
《三昧在于无墨处——担当山水画中“空、淡、静”的意境分析》2019年9月发表于《源流——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云南美术史与论》。
何卫明副研究馆员
马竹松副研究馆员
马竹松,民进会员,副研究馆员,中国民族促进会云南省艺术传媒出版委员会委员,现任云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主任。
陈一览副研究馆员
陈一览,女,副研究馆员,供职于云南省博物馆信息影像部。主要从事古籍文献保管、保护及研究,文字编辑工作。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工作;
2009年12月至今,在云南省博物馆信息影像部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滇军抗战》,《文物天地》2018年第10期《云南省博物馆图书馆藏古籍文献及金石拓片的数字化建设》,《云南文物》2020年第2期
《郭熙<溪山行旅图轴>赏析》,《创造》2021年第12期
参与撰写《云南省博物馆观众服务手册》等书。
苏义媛副研究馆员
苏义媛,女,汉族,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博物馆翻译、对外文化交流。
2007年7月,毕业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8年12月—2018年4月,在云南省博物馆合作与交流部工作。
2018年4月—2021年9月,派驻斐济中国文化中心工作,负责项目活动的策划、落地、执行,担任三秘。
2021年9月至今,在云南省博物馆研究与交流部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2013年11月,发表于《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第三辑)》;
2.《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斐济中国文化中心探索提高人气之道》,2019年3月,发表于《太平洋岛国研究通讯(第27期)》;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以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展为例》,2020年1月,发表于《文博》(核心期刊);
4.《加强中斐旅游交流 探索合作共赢之路》,2020年12月,发表于《太平洋岛国研究(第五辑)》;
5.《斐济传统歌舞一瞥:米克舞的前世今生》,2021年2月,发表于《中外文化交流》;
6.A Glimpse into Meke: Fijian Traditional Dance and Song,2021年2月,发表于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翻译:
为《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集:瓷器(下)》(2012年12月出版)、《云南摄影展作品集》(2017年10月出版)、《石寨山考古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2017年11月出版)、《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2018年4月出版)等书籍撰写英译文本。
吴相桦高级工程师
吴相桦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博物馆智能设备管理优化.
工作经历:2008年至2011年在昆明铁路局 工作
2011年至2014年在昆明桥隧管理公司工作
2014年至今 在云南省博物馆工作
代表作 《浅谈光伏技术在现在博物馆建设的应用》发表于云南文物2015—2—82
丁静高级经济师
丁静,女,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经历:2014.08-今 云南省博物馆人力资源部工作;
代表性论著:
1. 《文物博物事业单位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分析》2020.07发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20.10发表于《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3. 《培育专业博物馆人才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2021.08发表于《商情》。
蔡雪副研究馆员
蔡雪,女,汉族,群众。博物馆专业技术副研究馆员,工商企业管理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博物馆文创开发中心副主任,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及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9年毕业,就职于云南省滇剧院,从事演员工作;2003年,调入云南省博物馆工作,先于云南省博物馆社教部工作,后2020年博物馆成立文创开发中心,就任部门副主任,并延续至今。
一直从事社会教育及文创研发管理、销售等相关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及文物的文创研发、博物馆教育、创意开发研究及观众研究工作。
1999.7—2003 .7 云南省滇剧院从事演员工作。
2003.7—2006.6  云南省博物馆展览部工作,从事博物馆宣传、教育、推广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销售、管理工作。
2006.7—2020.7 云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工作,从事社会教育、展览、文创开发、销售及管理等工作。
2020.7—至今 云南省博物馆文创开发中心工作,担任部门副主任(主持工作),从事文创开发、销售、管理等工作。
叶之声副研究馆员
叶之声,女,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云南省博物馆信息影像部副主任。长期从事博物馆新闻推广、线上教育及文博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新媒体传播、文物活化利用及信息化建设。
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执行主编《云南省博物馆百件精品文物》获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颁发的“云南好书佳作奖”;负责云南省博物馆十余个自媒体账号的创建、策划、审定,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等单位颁发的集体荣誉10余项。
陈燕副研究馆员
陈燕,女,云南易门人,彝族,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2004年9月,攻读云南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2008年7月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古籍整理与研究)专业,2011年7月获得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云南信息报(南方报业集团)、云南大学出版社,从事编审校工作,其间通过国家统一专业技术考试,获得国家编辑中级职业资格证。2016年考入云南省博物馆,就职于保管部,现就职于信息影像部。期间,抽调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抽调省委宣传部参与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古文献、金石学、云南地方历史与文化等。主要学术成果: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发明国家专利2项(合作),(详见附件《近年主要科研成果》)。曾受聘担任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和答辩委员等,曾多次受邀参加古文献学、金石学、历史学、古文学等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专业技术工作:(一)图书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主要负责图书分类整理、编目查询与借阅、管理和出库等工作(如古籍整理和研究、图书“一物一卡”等)。(二)文物保管、研究与展示工作,主要负责陶瓷类文物保管、整理与研究等工作(如云南青花瓷器保管员、大型原创展览“碧血千秋——滇军60军出滇抗战纪念特展”担任策展人之一等)。(三)图书期刊和自媒体等编辑工作,主要参与完成《云南文物》、“学习强国”平台、自媒体推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