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松石间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琴展

2017.12.11 编辑:admin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代表了古典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艺术价值得到了世界公认。
        《松石间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琴展》将在云南省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展出,展品包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古琴23张。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期间观众可免费到场参观。
古琴蕴涵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文人精神,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寄情山水的乐器,位居四艺(琴、棋、书、画)之首。魏晋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乐是古典音乐艺术的至高表现,以其优雅的音色涤凡俗之心,养浩然之气;琴身是工艺美术的精致体现,集斫琴、漆灰、书法篆刻艺术于一体;琴道是文人修身的方式,将人的感性和理性透过音乐的诠释升华至“悟”与“道”的哲学高度。

        此次展览堪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古琴之精粹,时代从宋至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琴的演变轨迹。展品大多形制典雅,音色优美,堪称琴界的稀世珍宝。此外,展览还辅以丰富的体验活动、搭配清新淡雅的展厅设计,更丰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古琴的艺术魅力。

        展品精选


“松石间意”琴
时代:北宋(960~1127年)
样式:仲尼式
尺寸:通长122.5、肩宽20.7、肩厚5.3厘米
附件:檀木岳、尾,金徽玉轸,玉雁足

   该琴琴底满刻铭文,连琴名共有文字题刻十二则,印章一个,是目前所见题刻数量最多的古琴。落款者多为宋、明、清著名文人,且以吴地文人为主,如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文彭、王宠、石渠、陈庭鹭等。

   如此众多的名家题词聚集在一张琴上,这在古琴中极其罕见。此琴原为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1811—1889年)所藏,其上红色印章“坡仙琴馆”就是怡园中专门收藏古琴的建筑。该琴形体浑厚,制作精美,断纹漂亮,题咏众多,是古琴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凤鸣”琴
时代:北宋(960~1127年)
尺寸:通长127.7、肩宽22.3、肩厚5.3厘米
样式:伶官式
附件:蚌徽,檀木岳、尾,冠角为后配;足池正当九徽处

   此琴琴底项部题篆书琴名“凤鸣”二字,其下阴刻行草四言诗两行:“凤皇来仪,鸣于高岗。文章瑞世,其道大光。”落款为:“景祐元年春日,清画堂主人题。”款下一方章,篆文为“王元颖印”。
景祐为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其元年为1034年,此琴的制作年代即在此年甚至更早。清画堂主人与王元颖无考,可能是制琴者或藏琴者。

        1937年出版的《今虞琴刊》曾著录此琴,当时为袁钧所藏。袁钧字朗如,号十三琴斋主,四川仁寿人。他曾担任过四川安县、温江的县知事, 1928年任绵阳县长。他在任期间多有德政,如修堰溉田,清匪平冤,赈饥免捐,倡修县志等等,作了不少好事,以致两年后离任时,“父老遮道欢送”。他善书画,工诗词,“藏古琴甚多,因号十三琴斋主。”




“瀑飞”琴
时代:清(1644~1911)
样式:仲尼式
尺寸:通长121.2、肩宽18.7、肩厚4.8厘米
附件:岳山、承露、龙龈为水晶,冠角与下贴用紫檀,徽为翡翠

   此琴琴底项部篆琴名“瀑飞”二字,龙池下一字草书“李”字,由漆面挖出;其下一小方章,文曰“仲方”。
   此琴配件用材华美,所用水晶为名贵品种烟水晶中的茶晶,徽色也碧绿可爱,为翡翠中的上品。此琴是我馆藏品中装饰最豪华的一张古琴,其音质润透,应是一张清玩琴。



分享到: